蜿蜒长江穿城而过,江津岸边风景更秀丽。
风景秀丽的桥溪河打卡地
重庆市江津区位于长江重庆段的上游、三峡库尾,长江干流江津段长约127公里,其中115.22公里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江津区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区位特殊、角色重要,在建设美丽重庆工作中资源禀赋突出、责任重大。
近年来,江津区委、区政府不断强化“上游意识”,努力担起“上游责任”,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,通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污染防治水平,站好保护长江的江津岗哨,修复长江生态环境,筑牢长江生态屏障。从2017年起,长江干流江津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,江岸绿意盎然,风景秀美如画。
生态治理 让河美水清岸更绿
记者从江津区生态环境局获悉,过去位于长江干流江津段河道管护线以下的砂石堆场多达39个,堆放场砂石总量超过5000万吨,严重影响了长江的岸线生态、行洪和通航安全及沿岸自然景观。2017年10月底,江津区开展“查、罚、关、复、退”环保专项整治行动,用2个月时间全面规范整治沿线39个砂石堆场,立案查处非法采砂案件16起,修复长江河滩约3000亩,恢复长江自然岸线约20公里。2018年,江津区又依法责令辖区内全部餐饮船舶(8艘)停止经营,拆解或拖离了江津长江水域,长江“母亲河”的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。
江津区积极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管工作。经排查、监测、溯源,长江江津段入河排污口共计313个,截至目前,已完成整改销号264个,销号率84.3%。为巩固整治成效,江津区自筹资金1900余万实施长江入河排污口提质增效工程,目前已在重要支流和重点排口安装了40套视频监控、5套水质采样设备和2个水质在线监测小型站;并将26条长江支流入河排污口纳入监管工作范畴,做到“应排尽排”,“应管尽管”。
江津区长江一级支流桥溪河,昔日河道水体浑浊,两岸杂草丛生,环境状况较差。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,通过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,构建河滨生态缓冲带,逐步修复流域生态,改善了周边居民的人居环境,助力美丽乡村建设。如今桥溪河已经全面实现了水体水质改善和景观提升,成为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水域。下一步,各相关部门将继续扎实推进长江及其支流治理工作,持续做好生态修复文章,努力建成美丽河流、幸福河流。
落实政策 形成环境保护社会共识
江津区在保护、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同时,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,强化执法力度,确保各项环保政策有效落实。坚决以“零容忍”的态势,严厉打击破坏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,在全社会形成了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强大共识。
2014年,该区积极支持退渔转产的渔民刘鸿组建鸿鹄护渔志愿队。10年来,在江津区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,刘鸿累计投入300多万元,购买巡护艇、夜视仪、对讲机、无人机等护渔设备,累计救护了长江各种鱼类7000多尾,其中包括长江鲟、胭脂鱼、岩原鲤等100多尾珍稀鱼类。同时协助当地公安、渔政等部门打击近2000起非法捕鱼、电鱼的行为,抓获非法捕鱼嫌疑人达1500余人。
为切实保护和培育鱼类发展,该区每年都在长江流域举办增殖放流活动,仅2023年一年就投入资金356.7万元,开展了7次增殖放流,共投放大规格鱼苗318.4万尾,其中珍贵濒危物种283.8万尾,经济物种34.8万尾。
产业发展 创新生态与经济相融合
江津区始终坚持以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为导向,落实“共抓大保护,不搞大开发”的总体要求,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已建成2个重庆市级“两山”基地。其中独具特色的市级“两山”基地先锋镇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,把“绿色+”融入经济社会发展,大力发展花椒产业,不断助农增收,努力实现百姓富、生态美的有机统一。
2023年,先锋镇“九叶青”花椒种植面积达12.8万亩,产量9万吨,预计2024年产量12万吨,产值10亿余元,人均花椒纯收入达18000元。在该镇花椒基地,眺眼望去,绿油油的花椒树一弯弯一片片,被丰收的果实压弯了枝头。“今年我们家种植的花椒产量有所增加,预计收入在3万元左右。”该镇保坪村一组村民李玉华说,他们一家3口人,现在种植了八九亩花椒,目前花椒即将成熟进入采摘期,采摘时间一般在45天左右,现在该组95%以上的农户都种上了花椒。
保坪村党委委员、综合服务专干文娅说,近年来,该村按照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”的方针,紧紧围绕“产业发展领先、生态环境领先、乡风文明领先、民主管理领先”的目标,着力打造“两园一带”乡村旅游目的地,努力把青山绿水打造成为“金山银山”。村民收入提高以后,保护青山绿水的意识也进一步提高,村民自觉增加投入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,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、相辅相成,已经形成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,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的良性循环。
江津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吴沁凇表示,江津区是万里长江入渝第一站,也是三峡库区的库尾,生态区位重要且特殊。该区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,坚持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不动摇,聚焦水污染防治,推进水生态修复,提升水环境质量,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,守护好一江清水,保护好长江母亲河,为建设美丽中国、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江津力量。
|